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细节美帝(七)——阿米什人AMISH手机搜狐网「细节美帝(七)——阿米什人AMISH」

细节美帝(七)——阿米什人AMISH手机搜狐网「细节美帝(七)——阿米什人AMISH」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没有国教,因此国人对于宗教的关注度一直不高。然而,全球的大国中有许多是宗教国家,包括美国。其实,初看美国不太像宗教国家:自由、民主,甚至放纵,甚至从我们接触的书籍、电影、广告、商品等,都看不到多少宗教的影子。因此,第一次看到有人评论说——美国是世界上宗教派别数量最多的国家(约260个)——是很吃惊的。

但是,我们此行居然机缘巧合地看到了两种很有代表性的宗教派别,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回来仔细翻阅有关书籍,颇有收获。今天先介绍其中的一种:阿米什人。

这两位是我们在黄石国家公园中遇到的。当看到这位女士的装束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德国或东欧的民族服装,要不是葛导告知是美国的阿米什人,估计也不会在意。

其实,我们觉得他们的着装像德国或东欧,也没错,因为这些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于德国、瑞士。甚至现在有些阿米什人仍用德语作祷告。

(这是我们穿过宾夕法尼亚的哈里斯堡——这个名字也来自德国——的河面时,看到的具有欧洲风格的多孔拱桥。那里也是阿米什人的聚居地之一。)

看完《阿米什人的历史》,我意识到,照片中的这两位其实非常完美地阐释了阿米什人的过去和现在。

首先,这位女士的着装体现了阿米什人的最主要信条:

简朴!简朴!简朴!——重要的事说三遍

妇女用头巾包头,着装简朴,一般为素色。男士即使在工作时,也都带着很大的宽檐帽,另外,男士都不剃胡须。

【来自百度图片】

因为阿米什的创始人JacobAmmann(因此他的追随者被称为Amish)是一位裁缝,所以他对服装的严格规范,最终成为了阿米什人的标志。

因此,他们在服装上,拒绝:

花边、蝴蝶结、艳丽的色彩、高跟鞋,甚至是纽扣——只用钩子

剃须刀(因为他们认为把胡须剃掉也是也是一种不必要的修饰)

引申到生活用品,拒绝:

昂贵的家具、精美的瓷器、装饰性的餐具、地毯、甚至镜子

进一步引申到生活观念,拒绝:

使用黑人奴隶(不是因为人权,而是因为这也是奢侈生活的一部分)

使用现代化工具(比如电话、汽车、拖拉机)

其次,是社区观念,更确切的说是面对面的协作观念,拒绝:

  • 进入大型企业工作(通常都是在自己的小作坊里工作,主要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其实阿米什人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合作,而不是因为高度机械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孤立,甚至对立——就像我们现在在美国农村看到的,看不到人而只有大型机械,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不再需要密切协作)
  • 公立学校学习(一方面因为进入公立学校就要远离父母,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公立学校的课程核心是提倡社会竞争和个人成功,与他们的理念相背离;一般来说,他们认为孩子只需要读到14岁即可,剩下的都可以在劳动实践中获得)

【来自百度图片】

  • 纳税(他们认为福利国家会削弱社区大家庭内的互帮互助,因此他们也不愿享受政府福利)
  • 担任公职(比如:不当政府官员,甚至陪审员,不参加投票等等)
  • 在公共教堂做礼拜(传统的阿米什人喜欢在自家的谷仓里做礼拜,一方面他们认为建造恢弘的教堂也是一种奢侈,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在教会中人远比建筑重要)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总之,他们不愿参与大型机构的活动,崇尚小团体合作。

其实,这些原则和观念都来自于他们的宗教理念:

1、严格遵守《圣经》的要求,谦逊、简朴、恭顺,以及在任何情况下不杀生;

2、坚持严格的回避制度,即对有部分世俗观念的要求彻底隔离,要么把他们逐出自己的教区,要么自己搬出去(其实,他们的反对者认为:真正对上帝的遵从在于人的内心,而不是这些与世俗的联系);

3、阿米什人是再洗礼教派的一员,他们坚信:只有发自内心的救赎才能成为真正的徒,因此婴儿的洗礼没有意义,只有成人自愿的洗礼才有意义。

正因为有这些信念,所以他们无意中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典范:

  • 禁止抽烟、喝酒;
  • 不赞成婚前性行为;
  • 反对战争和杀戮(也不会赞成建造纪念碑和纪念堂)

在《阿米什人的历史》中,提到几个关于阿米什人的有趣案例——既体现了他们独特的社会观,也体现了美国政策和法律的灵活性,或者说对宗教的宽容。

1、关于罪行:

1957年,有两个刚从监狱放出来的年轻人,为了庆祝他们的自由,抢劫了一对阿米什夫妇,并射杀了那位丈夫。事后,其中一人被判电刑。阿米什人社区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向政府情愿,要求宽恕这个年轻人,并派人去监狱看望了他。那位遗孀也写信给他。最终那个杀人犯被减刑。这样的事件在现在社会也时有耳闻,但在阿米什人社区中,宗教的意味更浓一些。

2、关于教育:

1968年,威斯康新州格林县以不送孩子上高中为由逮捕了的3名阿米什人父亲。1969年他们在县法庭败诉,因为法庭认为:强制性的国家利益高于宗教自由。于是他们上诉至州,这次他们胜诉了,因为法官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这种“强制性权利”存在,教会通过选择八年级的教育不会给社会构成威胁。然而,州政府把州的这个裁决递交给了美国最高。1972年,最高裁决:州政府没有理由否定阿米什人实践自己的信念和教育孩子的权利——因为缺乏中等教育没有使阿米什人成为美国社会的社会或经济“负担”。

【图片来自《阿米什人的历史》】

3、关于战争:

一般来说,不管面对什么战争,坚定的阿米什人都是中立派,这不仅仅是因为反对杀戮,也因为战争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对立和分崩离析。但也因此把战争双方的支持者都得罪了,而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 独立战争期间,阿米什人最终决定以捐钱的方式免除他们的兵役,但是他们还是失去了选举权和不得不交双倍的税。
  • 南北战争时期,大部分阿米什人通过支付300美元的代偿金或者直接雇佣别人去服兵役,但对于这种折衷做法,他们还是感到矛盾和悲哀。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大部分阿米什人成为了宗教上“按良心办事的反对者”(conscientiousobjectors),但是也必须到军营报道,不少人承担了非作战人员的任务,比如小号手,一部分人因为拒绝穿军服而被打骂,甚至不给衣服穿。当然,还有一些人背离了他们的信仰。同时,因为阿米什人说德语,不愿购买公债,而被怀疑是德国的奸细。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许多阿米什人被安排在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或者工作营工作,同时他们又拒绝领取政府发的补助和社会保障费,因此反而成为了义务劳动的典范,成为爱国者的楷模——听起来有点讽刺。

回到黄石公园,回想一下我们见到的这位男士的着装则基本不符合要求——由此客观的反映出阿米什人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矛盾和困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阿米什人分离出去了,《阿米什人的历史》作者认为现在全球大约有20万严格意义上的阿米什人。

因此,对于这位女士来说,选择是艰难的。

然而,这只是阿米什人遇到的麻烦之一,更大的困境在于自然规律上,确切的说,是生物遗传学上的。

【图片来自《环球科学》2016.1】

因为执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以及鲜有变化的人口,同时,因为回避科学教育和远离美国的大众医疗体系,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阿米什人的基因多样性在减少,遗传疾病爆发的概率大增。

据《科学美国人》报道,目前科学家已经在阿米什人中确认了超过170种出现率高于正常水平的致病基因突变,其中一半以上是大脑神经疾病,比如自闭症和双向情感障碍(就是既抑郁又狂躁)。比如在某一个阿米什村庄里,30%的健康人都携带某个变异的基因,由于隐性遗传,从中可以推测出每50个孩子就会有一个得这种脑瘫类的神经性疾病。甚至有的家族,中的11个孩子,就有9个得病。现在,经过神经学家的努力,通过提前干预,这种疾病的治愈率很高了。从这一点来说,阿米什人最终不得不走进现代科技。

阿米什人,你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猜猜看:根据阿米什人的理念,他们最不愿意去美国的哪个城市——

最新文章